昆曲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珍品,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,采用吴语讲说表演的曲艺说书戏剧形式,两者作为苏州地区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,均已被列入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昆曲和评弹,喉清韵雅,衬托了苏州的温婉如水,又将苏州的秀外慧中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5月27日,图书馆举办了“喉清韵雅,辉光日新”——走进苏州昆曲博物馆、苏州评弹博物馆的活动,带领大学生们来到苏州市姑苏区的中张家巷。在专业讲解老师的带领下,大学生们首先参观了昆曲博物馆内古戏台和邻近的建筑,在评弹博物馆内,参观评弹表演用服装、道具、布景等,透过一张张图片、一件件实物,探寻昆曲和评弹的起源、发展。评弹博物馆内正展示“清代苏州评弹书目和名家”,张鸿涛、毛昌佩等知名评弹大师的人物介绍及《珍珠塔》《白蛇传》等耳熟的宝卷弹词吸引了同学们驻足观看。
非遗小课堂,来自苏州昆曲院的资深演员罗贝贝老师为大家做昆曲知识讲座。罗老师从“昆山腔”说起昆曲的600多年发展历史,介绍了昆曲曲目、唱腔等基本知识,唱做念打,手眼身法步,所谓的“四功五法”,罗老师给同学们逐一做了演示,并现场演绎了昆曲《长生殿》选段,让同学们近距离体验了“百戏之祖”昆曲的独特魅力。
体验环节,罗老师教现场观众念唱一段台词,让同学们初识昆曲“一字数转”婉转的行腔。老师同时邀请在座的同学上台,学做了一些身段。来自敬文学院的同学说:“跟着老师学习了昆曲表演中的身段,看似简单的动作,学了几遍才找到感觉,体会到表演的不容易,同时也激发了我体内的一种特殊的情感,应该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。”
作为苏州大学2023年读书节活动之一,本次走进博物馆的活动,以昆曲、评弹两大非遗项目为阅读对象,通过实地行走,近距离接触,沉浸式体验,并加以相关主题的馆藏书单提供延伸阅读,让学生领略独具江南特色的传统文化,提升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热爱。